<cite id="0b2q8"></cite>
          1. <tt id="0b2q8"></tt><rp id="0b2q8"></rp>

            服務熱線:0351-5250100

            行業動態您現在的位置: 首頁 >  新聞資訊  > 行業動態

            發展綠色建筑 將有效緩解霧霾問題

            來源:綜合部   日期:2015-12-06 17:30:29  瀏覽次數:2831

            入冬以來,包括北京和黑龍江省在內的很多北方地區出現嚴重霧霾天氣。對于大多數人來說,霧霾不僅讓天空不見藍色,更讓身心受到傷害。在近日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主辦的“海外赤子為國服務”走進黑河活動中,“特種建筑材料”專業、黑龍江省級領軍人才林國海教授指出,在黑龍江省降低燃煤污染和禁燒秸稈防霾抗霾的同時,發展防寒環保的綠色建筑是解決霧霾問題的另一有效路徑。



            綠色建筑可降能耗90%

            “作為高寒地區特殊省份,建筑體必須首先考慮節能保溫問題,‘被動房’是最好的選擇。”林國海表示,“被動房”是指在制冷和采暖上最大程度避免使用傳統化石能源,僅靠建筑自身產生的能量以及合理利用再生能源,就能滿足室內環境舒適度的一種房屋,這就是綠色建筑。

            綠色建筑如何降低能耗?林國海用冰箱舉例子,“現在的冰箱越來越節能,除了壓縮機有技術進步外,更重要的是冰箱的保溫技術有質的飛躍。以前壓縮機可能要1個小時制冷一次才能保持低溫,但現在壓縮機只需要3~4小時制冷一次就可以,這當然就會節能。”他還告訴筆者,德國的冬天也比較寒冷,但在該國部分綠色建筑中,10根點燃蠟燭的熱量就可以保證室內溫度達到20℃,主要就是保溫效果好。

            林國海擁有200余項專利,大部分專利都是關于節能環保建筑及材料。他告訴筆者,他的專利已經在山東省進行了試點推廣,幾乎無需暖氣和空調就能保證室內溫度常年控制在18℃~24℃,比常規建筑至少節能90%。“節能90%就意味著黑龍江省每年的燃煤量將減少2/3,這難道還不足以緩解甚至治理霧霾問題嗎?”

            發展綠色建筑產業有助經濟發展

            林國海的專利之一是EPS模塊外保溫現澆混凝土系統,這個專利可以實現建筑的保溫和結構一體化,達到保溫和建筑同壽命,這就免去了很多后期維護的費用。目前該專利已經在包括黑龍江省在內的全國16個省市使用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
            “黑龍江處于高寒地區,擁有發展防寒、環保和綠色建筑的地域優勢。”林國海說,黑龍江省大部分新建建筑保溫還是使用傳統的外層保溫板的方式。這種方式不但保溫效果不好,而且容易損壞,后期維護價格也比較高。“黑龍江省應該像打造綠色食品一樣打造綠色建筑產業,這不但有利于治理霧霾,還可以拉動黑龍江經濟。”

            林國海認為,發展綠色建筑業首先必須依靠企業,尤其是那些活力較強的民營企業,讓這些企業和專家結對子,讓綠色建筑相關技術和專利盡快產業化,形成新的產業集群。同時,政府相關部門必須對新的建筑依法審核、依法驗收,不符合環保標準的建筑規劃堅決不能建設,這樣才能夠給綠色建筑產業發展提供市場空間。

            促進綠色建筑產業均衡發展

            “除了新建建筑必須符合綠色環保的標準外,對既有老建筑綠色改造也很重要。”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建筑熱能工程系教授姜益強認為。

            哈爾濱市河柏小區是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國家級示范項目,據介紹,這次改造將利用太陽能和天然氣代替原有的煤炭取暖。當太陽能不足時,采用天然氣鍋爐供暖,并對小區建筑圍護結構、屋面頂層加固、保溫及防水、庭院及配套設施、小區智能化等方面進行綜合性升級改造,達到節能減排和改善建筑質量的效果。

            姜益強表示,這個經驗值得借鑒。“對于現在熱網并網存在困難的小區,可以采用燃氣鍋爐進行替代,采用單棟的供暖方式,有條件的地區,可以引進熱泵或太陽能供暖技術。”

            “和新建綠色建筑不同,綠色建筑改造的主力不能夠全部由私企承擔。”哈爾濱商業大學教授、黑龍江學者姚鳳閣認為,既有建筑的綠色化改造工程,應該是由社會與政府建立的利益共享、風險共擔、全程合作的利益共同體的關系,這種公私合營的模式可以成為未來建筑綠色化改造發展的新模式。

          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720P|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|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5